全国服务热线:13570031731
网站公告:
龙8-long8唯一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13570031731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井冈山报创刊70周年丨初心70载 砥砺再出发
添加时间:2024-06-30

  龙8官网手机登录入口龙8官网手机登录入口7月20日是《井冈山报》创刊七十周年纪念日。当这期散发着油墨香味,饱含我们的心血与深情的纪念刊送达您的手中时,我们已经收拾好激动的心情,重整行装在新长征的路上再出发了。

  习总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正因为如此,在《井冈山报》创刊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这期纪念刊,回顾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沉淀历史,从而让我们走得更远。七十年间,我们有过辉煌,也有过艰难与考验,不管是成绩还是考验都属于过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成绩是我们前行路上的鞭策,挫折是我们前行路上的路标,有了这些经验和爬坡过坎的回忆,未来的路,我们将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将继往开来,把我们这一代报人的长征路走好,肩负起我们的使命,担当起我们的责任,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更好地动员全市人民共绘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美好画卷,并把人民的生动实践传神地报道好,也让《井冈山报》这个读者寄予厚望、我们夙兴夜寐的全媒体矩阵,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七十之年,忽焉已至。今天,是《井冈山报》创刊七十周年纪念的美好日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我们都无比激动,纪念此日的意义,不亚于过年过节。祝本报所有的新老读者快乐,祝所有曾经在本报战斗工作的新老报人快乐,祝所有关心支持本报发展的新朋旧友快乐!

  《井冈山报》是伴随着解放军解放吉安的脚步、伴随着浓浓销烟炮火而诞生的。人生易老天难老,七十岁,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步入老年,对于一家媒体来说,却是正当青春。白驹过隙,晃眼七十,永不改变的是我们的初心,难以言表的是我们的真情。中国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回忆七十年的历程,我们办报的初心,就是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路上,做好联络动员工作,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动员全市人民跟着党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前辈们的筚路蓝缕只能从回忆录、旧报纸、故纸堆中去搜寻。先辈们在炮火声中办报,我们在老厂房中办报,直到现在新媒体成阵新大楼耸立新厂房落成,无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条件之下,那种为国为民的初心、艰苦奋斗的品质都是一路传承一以贯之。我们始终坚持家办报的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工作,让党委政府的政策日益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的声音不至天高听远。不管传播方式如何转变,我们与读者的心,始终是在一起的。

  我们记录着历史,也逐渐成为了历史。从带着油墨香的纸质报,到成立网站有了电子报,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手机APP,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事业的追求,对新闻的执着,对百姓的真情。但当七十周年华诞来临,要把这种真情赋于纸上的时候,却总觉得我们的笔力是如此的浅薄。有诗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七十年,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这七十年,我们的人民从吃不饱到解决温饱到迈步小康,安居乐业,欢天喜地。有国如斯,有民如斯,便纵是写不成书,那又如何?

  七十年,我们伴随着共和国成长而成长,我们伴随着改革开放兴旺而兴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党的领导和人民的支持,让我们有了今天的新身影新体量。七十年来,庐陵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忠诚地记录着这些变化,井冈山公路通车、井冈山大学诞生,万安水电站蓄水发电,井冈山铁路通车,井冈山机场通航,第一趟中欧班列驶出……哪怕我们竭尽全力,恐怕也是挂一漏万,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的脚力是有限的,但是,读者们没有因为我们的遗漏而埋怨我们,没有因为我们的失误而嫌弃我们,而是抱着宽容的态度一直鼓励我们成长。这种深情厚谊,如天高,如海厚,叫我们怎么能够忘记,叫我们怎不感激涕零?新长征,我们再出发。我们一定会以读者的关爱为动力,进一步发扬“与时俱进,齐心协力,负重攀登,共建和谐”的井冈山报精神,坚持导向,对接市场,面向市场,服务社会,讲好人民群众描绘新时代江南望郡金庐陵美好画卷的征程上的各种故事,把《井冈山报》各媒体矩阵办成让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

  《选集第一卷出版》,书中的井冈山“冈”字没有山字头,经请示中央后,毛主席回复由江西省委第一任陈正人同志题写新报头,这才诞生了现在的《井冈山报》新报头,并一直沿用至今。

  吉安地委作出决定,恢复出版中停刊的《井冈山报》,正式复刊之前,先出版《吉安通讯》。1981年5月试刊,每星期出版四开四版一张,从6月1日起,正式出版,刊期为每周二刊,此报名一直沿用至1982年。

  1960年,《井冈山报》荣获最高荣誉——全国先进新闻单位,首任总编辑张涛代表报社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文教群英大会。

  1949年7月20日在解放战争胜利凯歌声中,《吉安日报》(井冈山报前身)创刊了!当时物质条件十分艰苦,印刷设备落后,纸张油墨缺乏。编辑人员居无定所,有吋住民房楼上,有时住教堂旧址。编缉部无固定办公地址。致使《吉安日报》创刊初期的报纸存世稀少。

  1949年10月1日的吉安日报,我还保存一份,现在已经三十四年。为了保存这份报纸,我把它从吉安带到广东,从广东带到朝鲜,又从朝鲜带到吉林市。1969年受“”还带到农村,1978年又带回沈阳。买这张报纸的时候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42师的干部,现在是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的干部。

  这份难得的报纸,辗转万里弥足珍贵。一版刊载的是报社电台收录新华社播发“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0个红色大字和“当选为主席”等特大重要消息。

  《井冈山报》缩短为两日刊,1958年7月1日起,《井冈山报》改为日刊,每天出版四开四版报纸一张。

  吉安地委作出决定,恢复《井冈山报》,正式复刊之前,先出版《吉安通讯》。1981年5月试刊,每星期出版四开四版报纸一张,从6月1日起,正式出版,刊期为周二刊。

  井冈山报社与吉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合办的吉安新闻门户网站、吉安第四媒体——中国吉安网正式运行。

  张涛同志是南下干部,参加了创办《井冈山报》的前身《吉安日报》的全部工作,并担任《井冈山报》第一任总编辑。他十分关心《井冈山报》发展变化,无论是离开井报赴异地任职,还是离休,一直坚持著文,纪念《井冈山报》创办发展,勉励我们不忘前辈艰辛,发扬传统,办好《井冈山报》。2017年7月,老先生驾鹤西归。在纪念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特意选取张涛先生的部分纪念文章进行摘登,让大家了解《井冈山报》的光荣历史和传统,也以此方式对老先生进行缅怀。

  1949年7月16日,我军在螺子山一带歼灭了23军一部分,残敌逃窜。当天我们进城时,在水沟前一带尚有枪声,消灭了伪保安团。……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的接管和筹备,《吉安日报》创刊了(对开两版)。由地委宣传部长张进兼社长,石田为编辑主任,宁子明为经理,张涛为记者科长,王海月为电台科长。……当时,吉安的条件十分艰苦,接管伪专员李林办的《民治日报》,在破旧的欧家祠,仅有一部老掉牙手摇对开平台印刷机,一副残缺不全的24盘铅字架,库房中只有几刀毛边纸。为了保障《吉安日报》的出版,宁子明步行奔赴尚在肖家壁土匪控制下的遂川县碧洲采购毛边纸,他为了党报事业而不顾个人安危,传为佳话。编辑部编稿、睡觉都挤在一间教室中,为了及时收到新华社的电讯,我拉着黄包车从上田侯路拉回接管伪银行的一部电台(手摇式)。王海月等用手摇发电机抄写电码。当抄收到我军赫赫战报及解放各个城市的新闻时,兴奋地忘却了疲劳。……记得在吉安军民集会纪念“八一”建军节十六周年时(“八一”建军节是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确定的,故而1949年8月1日是“八一”建军节第16周年纪念,编者按),敌机窜入吉安上空盘旋,投下数枚炸弹,幸好飘落在白鹭洲沙滩中。当时,受检阅的部队用高射机枪对空射击,隆隆的枪炮声震撼着庐陵古城。当时,我在主席台上一侧采访,看到党政军领导非常镇静地指挥军民有秩序地疏散、隐蔽和还击。第二天的报纸上报道了这一在炮声中欢度“八一”的报道。……《吉安日报》出版到1949年10月10日,根据省委的统筹安排,集中力量办好《江西日报》,地委报暂时停刊。1950年4月5日,吉安地委决定创刊农民报——《群众报》。开始时,只有我一人,由地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到1951年,才先后增调傅晶、刘国钟、颜见栋、郭育林、刘复孟。1951年10月4日,地委决定将《群众报》改名为《井岗山报》,我为总编辑,亲身经历了创刊与两度更名。……这张报纸有着光荣传统,誓做井冈人,办好《井冈山报》,成为激励人民前进的口号。

  我们从东北老解放区由党中央统一调动的南下干部大队1945年5月末9月初(疑为6月初,斯人已去,欲问莫奈何。编者按),经九江徒步进入南昌。……在南昌听了省委陈正人、省长邵式平等领导的动员报告,经过一段学习即徒步向吉安进发……地委宣传部长张进、宣传科长寇育彬,多次和大家谈及创办《吉安日报》等问题。

  我们从南昌出发,在李立、张进、吴青光等地委同志统率下,并配备警卫连,一路经樟树、水边、八都宿营,于1949年7月16日下午胜利进入吉安城。

  我一路上担负打前站,并用一土车(独轮车)推着从东北带来的《东北日报》合订本和在南昌印好的“吉安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进城第二天,张进同志召开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的同志开会,研究布置接管任务,分成教育、文化及报纸等小组,开始进行接管工作。负责接管敌伪报社、印刷厂工作的有石田、宁子明、张涛、王海月、于敏忠等。……一边接管一边筹备创办《吉安日报》。我们首先接管了伪专署专员办的《民治日报》,接管了全部设备,清点了财物,以吉安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名义发布了接管公告,召开了员工大会。

  《吉安日报》的报头是由吉安地委第一任宣传部长张进同志书写的。张进同志读过大学,抗日战争初期投入,在地、县委担任过领导,他喜读书、爱书法。……在行军和进入吉安前,就物色抽调干部筹划办报。地委李立、组织部长吴青光和张进同志一道研究,报名确定为《吉安日报》,报头就请张进同志书写。……后来,他又为《群众报》《井冈山报》和群众印刷厂等题写了匾牌。

  为了尽快使《吉安日报》创刊号出版和广大读者见面,地委宣传部和报社同志们分头忙碌着。……忙了两三天,终于将《吉安日报》创刊号的铅字版排好了,经地委审定大样后,连夜在汽灯下忙着改样。然后,把报版推上一台陈旧的对开印刷机上,我们南下的几位同志都连夜和工人一起战斗。……当时,吉安的电厂仅是一台汽车引擎带动的几十个千瓦的旧发电机,照明都供不上,用来印报就更不可能。只有用人力摇车,我看到摇车工人刘金根等,是棒小伙子,摇半小时要轮换一次,满头大汗。于是我们南下干部,轮流上阵参加摇车,摇几分至十几分钟,汗流浃背,双臂酸痛,然后再换人,累了就在切纸板上打一下盹然后再干,这样和工友们有说有笑地一起劳动。……工友们也异常兴奋,有人激动万分地说:“的官员常常打骂工人,党的干部和我们一道摇机器,同工人一桌吃饭,党就是好!”经过7月19日连夜战斗,终于在凌晨三时左右,把《吉安日报》创刊号印出来了。

  《吉安日报》平时对开两版,有时出四版,遇重要新闻,如战果捷报等出号外。虽然,每期印数2000或3000份左右,但由于刚解放,吉安没有造纸厂,没有新闻纸。只有用横江、藤田毛边纸,吉安的纸行存货很少。所以办《吉安日报》的用纸是个大问题。为了解决缺纸的困难,报社经理科负责人宁子明同志经地委同意,带老工人刘芳徒步到刚解放不久的遂川县碧洲去采购毛边纸,一路辛苦。当时遂川、泰和还有少数乡被大恶霸土匪头子肖家壁所占据,有时骚扰。他们冒着危险,到遂川山区采购和拖运毛边纸,及时解决了《吉安日报》的用纸,保证了报纸的按时出版。

  为了及时报道当时筹粮借草支援解放大军进军广东和大西南的活动及剿匪反霸、建设人民政权等工作,我先后徒步到吉水县金滩乡、八都乡、阜田乡等地进行采访,写了一批报道和《银村农民的怒吼》等通讯。八月间,我又和谭彝从吉安步行到泰和县三都、马市、永昌等乡采访,我写了《路过梅林村》《一支转战南北的人民炮兵》等一大批报道通讯和特写,反映解放了的老区人民对党的感激心情和欢乐情景,反映了英雄子弟兵“宜将剩勇追穷寇”加强练兵进军广东和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决心,报道了老区人民拥军支前的鱼水之情。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当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井冈山报——这张红土地上成长壮大的报纸,是如何巩固、扩大主流思想,不断发出最强音、提升引领力的?一张最初只有约2000份的报纸,又是如何突破发行6万份大关的?答案只有一个字——变。风雨兼程70年,团结奋进的井报人靠的就是“变”的勇气和智慧,“变”的责任与担当,书写着一份独属于井报人的精彩。

  1949年7月20日,吉安宣告解放的第五天,吉安地委创办对开四版《吉安日报》。《吉安日报》出版82期后,因财力和纸张紧张,于同年10月10日暂时停刊。1950年4月5日,吉安地委决定复刊,定名为《群众报》;同年10月1日,更名为《井岗山报》。1951年10月,时任江西省委陈正人题写新报头——《井冈山报》。“”期间,《井冈山报》于1968年底停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吉安地委决定1981年5月1日以《吉安通讯》的报名复刊;1982年起恢复原名《井冈山报》,时为四开四版周三报。1992年1月9日,《井冈山报》告别铅字排版,新上激光照排系统。1994年元旦,《井冈山报》改出周六刊。1996年改为日报,1997年改为对开四版日报。2003年元旦,《井冈山报》由对开四版改出对开八版。2004年12月,吉安第一张彩印日报《井冈山报》诞生,《井冈山报》从此实现彩印。当时间的年轮转至2007年11月时,《井冈山报》已实现双面彩印。告别黑白小报,井冈山报社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走一小步,每一个小变化,都为日后的大变化积蓄着强大能量。井报人深知,在新兴媒体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墨守成规就一定会落后挨打。基于这种认识,报社勇做新闻事业改革创新的担当者。1995年,井冈山报社与地区印刷厂报厂分家,井冈山报社自己筹办了印刷厂。2000年8月18日,吉安地区撤地设市,《井冈山报》接管《吉安晚报》,开始有了自己的子报。2007年12月28日,井冈山报社与吉安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合办的吉安新闻门户网站、吉安第四媒体——中国吉安网正式运行。2008年4月8日,井冈山报社多种经营的第一个经济实体金庐陵大酒店开张。2008年12月18日,井冈山报社多种经营的第二个经济实体大榕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28日,井冈山报社与吉安移动合作打造的吉安第五媒体——吉安手机报诞生。2011年11月,《井冈山报》扩版增容,《吉安晨报》创刊、《红媒》手机报开通。报社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致力打造吉安的第五媒体。2011年1月,《井冈山旅游报》创刊,为吉安对外旅游宣传打开了一扇窗;2014年1月,《井冈山报》再次扩版增容,《庐陵悦读》面世;2017年1月,《生态文明周刊》创刊……一次次扬帆前行,让《井冈山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当然,变的还远不止这些。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井报人一直蜗居在吉州区长冈南路一栋由宿舍改建的老房子里。搬新家,是井报人长存心底的夙愿。2011年12月21日,井冈山报社新闻传播大厦奠基,井报人欢欣鼓舞。在历经13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付出,大厦于2015年7月20日竣工,当年9月29日,井报人终于搬进期盼已久的新居,蜗居危楼终成历史。人多了,楼美了,办公条件与昔日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曾经,一支笔,一沓稿纸,就支撑起记者整个采编过程。如今,时代在变化,科技在发展,采编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进步,采编人员配备了先进的电脑、录音笔、照相机等高科技采访设备,报社内部有了采编系统,数字化采编代替了纸和笔……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改革开放以来,井冈山报社的报业实务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秉承融媒体建设的理念,加快融媒体建设步伐,从仅有的一张《井冈山报》,到构建“两微一端一网六报”的融媒体格局,实现了平台从一报立社向融媒体矩阵转变、队伍上从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时效上从隔日刊播向即时即发转变、形态上从新闻可读向新闻可视转变、方向上从造平台向造品牌转变、战略上从重生产向重生产传播转变。

  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传媒运作的流行理念。面对媒介融合这样一个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大趋势,传统的纸质媒体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探索出一条数字时代突围的新路?井冈山报社给出了有力答案。

  井冈山报社的融媒体战略转型,不仅从人力、内容、平台上去融合,还建立了一整套机制推动融合,取得了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显著成效。目前,井冈山报社融媒体旗下有《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庐陵新刊》《庐陵悦读》《井冈山旅游报》《周刊》等为主的传统媒体矩阵;有以吉安发布客户端、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官方微信、吉安晚报官方微信、庐陵悦读官方微信等为主的新媒体矩阵,成为吉安宣传的主阵地,为宣传吉安发展、传播正能量作出了贡献。

  井冈山报媒介融合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报纸上网阶段、网络报纸阶段、全媒体阶段、融媒体阶段。目前正处于融媒体阶段。

  2007年10月20日,《井冈山报》正式上网创建电子日报,尽管这一时期谈不上真正的媒介融合,但是为后来的媒介融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8年,这一时期的《井冈山报》新闻网站获得蓬勃发展,相比较传统纸媒,新闻网站被视为新媒体。网站新闻更新频率加快,内容编排更合理,网页浏览速度更快,这一时期的媒介融合仍未有实质性进展,但是报网互动开始萌芽,为其后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2010年,《井冈山报》与网络频繁地互动,“两微一端”成为井冈山报社的标配,媒介融合迈出坚实一步并走向深入。

  2012年以后,上级有关政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井冈山报》主动加快融媒体转型步伐,实现“两微一端一网六报”的融媒体格局,走在了媒介融合的前列。

  2012年,井冈山报社向上申请500万元的融媒体项目资金,用于全媒体演示和调度中心、演播室等软硬件建设,同时自筹几千万元用于融媒体平台建设。2015年,井冈山报社媒体融合转型向纵深发展,优化了采编部门,增设新媒体网络发展中心、全媒体采集发布中心、全媒体编辑中心等部门,并对全体采编人员进行岗位双向竞选,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步伐。目前,井冈山报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发展为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融媒体矩阵,形成了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三种业态。

  全媒体时代,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媒体的传播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对引导能力的考验更加严峻。面对挑战,井冈山报社加强信息集纳、整理、加工,针对受众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从深度和广度上帮助受众把握社会脉搏,用权威性、及时性在纷繁芜杂的网络和海量信息竞争中获得优势,以分众化传播形成聚众化效果,牢牢占据引导的制高点。

  近年来,井冈山报社紧跟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体制、机制,投资250多万元建设网络机房,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网络演播厅,还购买了航拍无人机、直播机等设备,重点在移动媒体优先、采编流程再造、“中央厨房”建设、全媒人才跟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着力打造报、网、端各类传播平台,以媒体融合项目建设为引领,努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相加”到“相融”,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发展为融合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全媒体矩阵。

  在整个转型期间,井冈山报社根据融媒体内容采集与生产的需要,进行生产流程和理念的再造,重新进行采编岗位分工,并相应设置“新媒体网络中心”“融媒体采集发布中心”“融媒体编辑中心”关键组织,下大力气培养记者编辑的融媒体意识与思维方式,实现从责任编辑制到制作人制的转型。

  融媒体战略转型需要具备新思维。对此,井冈山报社新媒体网络中心、融媒体采集发布中心和融媒体编辑中心紧密配合,推出了绩效考核制度配合转型。同时对现有采编人员进行定期升级培训,培养他们的融媒体思维方式,学习融媒体时代下的各种采编新技术的使用,最终实现把最合适的产品、服务,按最合适的方式、在最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和模式提供给最需要的读者和用户。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井冈山报社在吉安市重大时政报道、大型战役类报道等方面,运用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在产品呈现上,积极运用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H5、VR/AR、网络直播等融媒体手段展示,初步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采编一体化,实现了报、网、台、屏的同步发布,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1+1>2”的融媒体转型效果得以凸显。

  去年6月24日至28日,在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年会上,井冈山报社被评为“2017-2018年度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优秀单位”。

  “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刻苦踏实的工匠精神。”作为一张地方党报,《井冈山报》从诞生那天起,就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吉安全市工作大局;肩负着反映群众愿望呼声,反映社会进步发展的神圣职责;肩负着传承文化、烛照历史、洞察现实、推动发展的时代使命。

  70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春风洗礼下,几代井冈山报人呕心沥血,辛勤耕耘,记录着历史,也书写和创造着历史。

  70年前,《井冈山报》前身——《吉安日报》伴随着吉安解放的隆隆炮声艰辛诞生。4位南下干部白手起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刚刚解放的吉安人民捧出了这份沉甸甸的报纸。

  70年后,从不曾放弃奔跑的《井冈山报》,发行量已跃上60000份台阶。队伍也从当初的4人,扩充到现在的200人全媒体“加强连”。

  ——炮火声中,4位南下干部用生命书写新闻担当。在井冈山报的发展历程中,石田、宁子明、王海月、张涛这4个人的名字注定会被铭记。

  1949年7月16日下午,东北南下干部随解放军进驻吉安(当时称石阳镇)。当时,还有少数顽匪在水沟前一带顽抗,枪声不断。为追击南逃的敌军残部,我军在禾埠桥一带炮击残匪,炮声隆隆。为创办吉安地委机关报《吉安日报》,吉安地委抽调4名南下干部参与。石田(河北人)被任命为《吉安日报》编辑主任,宁子明(山东人)为经理部经理,王海月(山东人)为报务科长,张涛(江苏人)为记者科科长(后为《井冈山报》首任总编辑)。这4位南下干部,在当时吉安地委宣传部长兼《吉安日报》社长张进领导下,齐心协力投入创办《吉安日报》。

  创办之初,条件艰辛。一台老掉牙的对开平台印刷机,一台二十四盘老五号字铅字架,几把裁纸刀,算是全部家当。印报的纸张不够了,宁子明独自一人身佩,只身徒步前往遂川县土匪占据山区购买印报土纸;为采撷最真实的新闻素材,张涛佩带徒步前往泰和县采访,虽途中遭遇敌机扫射轰炸,但其依然勇敢前行;印报纸靠手摇,很费力气,大家就相互帮衬,你20分钟我30分钟轮流上场……

  就算再苦再累再难,但因为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理想,大家都充满干劲与斗志。《欢乐的石阳,解放的人民》《老红军又回来了》《吉安人民热爱解放军》《吉安的电灯又亮了》《万众欢呼共和国的诞生》《吉水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开展剿匪反霸斗争》《一支千里百战的英雄炮兵》……这一篇篇浸润着报人无数心血的稿件,经过炮火的洗礼,变成铅字成为一份特别的礼物,献给刚刚得以解放的吉安。

  ——走进新时代,全媒体“加强连”续写井报精彩。时代年轮滚滚向前,当初由4名南下干部撑起的一张报纸,如今已变成由200人组成的全媒体“加强连”精心守护。

  经70年时光沉淀,井冈山报已是大变样——从传统报纸走向版面简洁流畅、庄重大气、严谨典雅的现代化报纸,告别人工拣字、铅字排版,迎来激光照排系统打样出片、彩色胶印,丢掉了纸和笔,采编实现了数字化。最让人激动的,莫过于一张报纸,欣然与网络、手机拥抱,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报网融合发展。

  大变样背后,是井报人薪火传承的使命与担当。多年来,井报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正确导向、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多视角反映民生民情,传播社会正能量,突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一批优秀稿件频频见报。2003年,抗非典一线,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通过井报人的笔和镜头传递给470万吉安百姓,激发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的勇气和信心。他们不畏艰险,怀着无限敬仰与感动写下了《白衣热血演绎英雄交响》《怒发冲冠起 众手斩病魔》《道是无情却有情》等长篇通讯,配发了一系列评论,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重创吉安,井报的记者们远赴山区,用镜头和笔触为战役胜利鼓与呼,报社编辑发行了20万份“防冻抗灾灾后重建”特刊,全部免费送到灾民手中,体现了党报的社会责任和媒体担当……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当今传媒生态,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严峻挑战,面对一场场新闻战役,井报人将迎难而上,用勇气与智慧续写新闻精彩,从而推动自身在新媒体时代乘风破浪、砥砺奋进。

  1949年7月20日,迎着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井冈山报》的前身《吉安日报》诞生了,从此,这座被称为“红色故土、摇篮”的赣中名城,有了一份记录身边历史的牵挂,有了一股寄托家国情怀的暖流,有了一扇放眼天下风云的窗口,有了一个奋进新时代的有力见证。

  七十载薪火相传,七十载春华秋实,能与共和国同龄,永远是《井冈山报》荣耀过往的璀璨印记,是沉浸在一代代井报人内心最深处的荣光。

  四易其名,两度停刊。数度迁社,两处社址,跨越“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迈进“数与网”,开启“云与智”,在炮火声中诞生的那份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报纸,从一张报扩展至8大媒体互为补充,从单一纸媒到构建“两微一端一网六报”的融媒体格局,《井冈山报》一直发展壮大,生机勃勃。

  格局在变,初心不变。《井冈山报》坚守着“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越发清晰,“坚持导向、对接市场、面向读者、服务社会”的办报方向更加坚定,“见证伟大时代、记录吉安精彩、书写时代华章”的使命担当始终牢记。

  时代在变,忠心不变。70年走过,井报人始终坚持党报姓党、在党言党、对党忠诚,高举旗帜、坚持导向,恪守职责、笔耕不辍,讴歌创造吉安历史的英雄,提炼吉安实践的精神财富,书写伟大历程的波澜壮阔,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程。

  时代在变,匠心不变。创刊之初,筚路蓝缕,祠堂里办公,汽灯下改样,手摇炉铸字,人力车印刷,《吉安日报》在隆隆炮火中艰难面世。上世纪80年代,井报人蜗居在由宿舍改建的老房子里人工拣字、铅字排版,一笔一纸一报传达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刊载着井冈山红色故事,讲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市井故事,让“一日读懂吉安”有温度也有高度。从告别“铅与火”,实现“光与电”的历程中走来,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井报人以守正促创新,推动融媒改革,打开了传播新平台的广阔天地。

  新闻在变,民心不变。“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井报人坚守“展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的初心,进乡村、进社区、进厂矿,深入基层一线,走到百姓中间,写百姓故事,《潮涌帆满击中流 老区振兴正当时》《小小“开水车”流淌大诚信》《老关起屋记》《卖画捐髓为救父 少年反哺暖人心》《井冈山农村闲置房成了增收“黄金屋”》等一批深入基层、感受民情、触摸民生的新闻作品收获好评,举办“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网络公益行”等媒体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扶助弱势群体,弘扬正能量,赢得市民支持厚爱。

  与民同心者,方能与时俱进;不忘初心者,方能逐梦前行。70载薪火相传,传承的是代代井报人初心始终如一,无论遭遇黎明前的炮火,还是新时代媒体大变革,井报人都会用饱蘸的笔墨,增强脚力练眼力,勤用脑力写华章,赶路奔跑砥砺前行。

  2017年10月26日凌晨,井冈山报社全资公司吉安井冈山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新机顺利开印。新设备在全省印刷行业属于先进水平,采用全自动化操作,图片层次更加清晰,质感大为提升。

  70年来,《井冈山报》见证记录了吉安披荆斩棘、革故鼎新,见证了吉安变迁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红色基因厚植于心,红色文脉代代赓续。弥足珍贵的优良传统,正是井报人奋发前行的精神动力。

  《井冈山报》首任总编辑张涛曾撰文回忆《吉安日报》创刊时的峥嵘岁月。石田、宁子明、王海月、张涛四位南下干部白手起家,与印刷厂工人同吃同住,在解放吉安的隆隆炮火中,轮流上阵用手摇机印报,用手摇发电的摩尔斯电台接收新华社发稿;张涛曾冒着被敌军轰炸的危险,徒步进入刚刚解放的泰和,采访报道该县发动群众筹粮借草支援南下大军的情况;没有库存用纸,宁子明独闯土匪占据山区购买印报的毛边纸……《欢乐的石阳,解放的人民》《一支千里百战的英雄炮兵》《泰和县全县动员筹粮借草支持南下大军》《老红军又回来了》等一篇篇饱含希望的新闻刊载在“红色”的《吉安日报》上,赢得解放区百姓民心。为支援井冈山老区办报,陈赓将军还将一台四开平台印刷机和整套铅字赠予《吉安日报》。1960年,《井冈山报》曾荣获最高荣誉——全国先进新闻单位,张涛总编代表报社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文教群英大会,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接见。从1960年至1962年,全国有121家地、县报社派出191人前来报社参观、访问,交流办好地方报纸的经验。当时报社编辑部仅有十三四人,从总编到编采人员自动放弃周末休息,连续作战,争分夺秒,为办好《井冈山报》竭尽全力。正是老一辈井报人“做井冈山人、办《井冈山报》”的艰苦创业精神,以身作则、临危不惧、舍己为公的高尚情操,煅铸了井冈山报社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

  因红色历史而生,因红色历史而长。在新一轮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的当前,井报人不曾放弃信念,从未忘记初心,与生俱来的红色血液始终滚烫于心。进入新时代,虽没有当年的枪林弹雨、纷飞炮火,但党报同样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井冈山报社始终坚守“家办报”理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壮大主流阵地。

  2016年春节前夕,习总来到吉安、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对老区传承红色基因、脱贫攻坚、发展升级提出殷殷嘱托。《井冈山报》因策划深入、内容饱满、形式新颖、版式风格大气厚重,备受关注与肯定,同时开辟“以总视察为强大动力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作示范带好头”专栏,以的力量,引导和推动全市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总在吉安、井冈山视察时的重要讲线年来罕见暴雨袭击。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井报记者的身影,报社紧急调度,派出多路记者第一时间奔赴吉州、永新、吉安县、吉水等抢险救灾现场,通过全媒体矩阵发布权威消息,宣传典型,激发斗志,众志成城抗击洪灾。

  2014年1月,井报文艺副刊改版更名为《庐陵悦读》,以承继本土文化血脉,坚守“文章节义”的庐陵文化精髓为刊魂,紧随时代,扎根人民,自觉肩负起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文化担当。浓郁的人文馨香与引领文化审美相结合,使得其在众多的报纸副刊中脱颖而出,连续囊括全省副刊好作品、好版面、好专栏全部奖项,成为《井冈山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后花园。

  时代在变,初心不改。70年来,井冈山报始终赓续红色基因,坚持正确的导向,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为吉安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实的保障。

  ▲2019年2月4日,农历大年三十,本报记者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井冈山分会场发来新春祝贺。井冈山首次作为全国分会场之一,为全国人民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年夜饭。短短的7分钟,充分展示了老区发展“加速度”。这个春节,本报不休刊,采编新全媒体人员彻夜坚守,为市民传递精彩看点。

  ▲经国务院批准,2000年5月11日撤销吉安地区,设立地级吉安市,标志着有3000多年历史的吉安从此迈向新。井冈山报社提前谋划,派出骨干记者全程见证8月19日的成立大会,从时政、民生、经济等角度全方位阐述撤地设市的重大意义。

  ▲2003年,吉安抗非典战役中,井冈山报记者主动请缨,进驻医院实地见证,实录了弥足珍贵的感人事迹。并在一版连续推出“弘扬井冈精神,共同抗击非典”等专栏,激励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抗非典,迎难而上促发展”,为夺取防治疫情和经济建设双胜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重创吉安,电力中断、房屋倒塌、树木折断……天灾无情人有情,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投入战役中。井冈山报记者随抢修部队深入灾情最为严重的井冈山市和万安县,用镜头和笔触为战役胜利鼓与呼,记录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感人场景。井冈山报社还编辑发行了20万份“防冻抗灾灾后重建”特刊,全部免费送到灾民手中,体现了一张党报的社会责任和媒体担当。

  ▲2012年8月29日上午,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井冈山报见证记录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立项,我省目前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对增强赣江中下游地区防洪灌溉能力,缓解电力需求的紧张矛盾,改善航运条件有重要意义。

  ▲中国党成立95周年前夕,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当日,新井冈山大桥竣工通车、吉安美术馆揭牌开馆,吉安以崭新的面貌向建党95周年献礼,井冈山报通版强势见证。

  1958年7月1日,井冈山公路举行通车典礼;1959年7月1日,井冈山大学建立;1993年5月30日,万安水电站蓄水发电;1996年9月2日,首趟进京客车抵达吉安;2004年5月18日,井冈山机场正式通航;2007年4月18日,井冈山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翻阅一张张泛黄的老井报,就是在翻阅吉安的大事记。吉安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每一个典型人物、每一次重大报道、每一个感人瞬间,作为见证者和记录者,井报人从未缺席,一代又一代井报人始终奔波在新闻最前线。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但井报人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的使命和责任薪火传递,始终如一。

  2000年8月19日,吉安撤地设市成立大会,井报从时政、民生、经济、评论等角度全方位阐述撤地设市的重大意义,让吉安人民第一时间同享自豪和骄傲。

  2003年,抗非典一线,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通过井报人的笔和镜头传递给读者,激发了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的勇气和信心。记者不畏艰险,怀着无限敬仰与感动写下了《白衣热血演绎英雄交响》《怒发冲冠起 众手斩病魔》《道是无情却有情》等长篇通讯,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重创吉安,井报记者远赴泰和、万安重灾区,全景式记录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抗击冰雪灾害的感人场景,用镜头和笔触为战役胜利鼓与呼,将20万份“防冻抗灾灾后重建”特刊全部免费送到灾民手中,展现井报人的社会责任和媒体担当。

  2016年是脱贫攻坚年,更是井冈山报社脱贫攻坚报道的新闻战役年。一年时间,井报及旗下媒体共采写刊发脱贫攻坚稿件1000余篇,全面报道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氛围。报社抽调骨干记者到井冈山市新城镇新城村挂点帮扶,选派记者挂职永新县高溪乡下雨村“”。回忆在新城村挂职扶贫的那一年,与当地百姓并肩作战,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2017年井冈山实现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记者深感自豪和激动。为了给当地贫困户一份产业,记者多次跟报社领导、村干部、政府沟通商讨,最终争取到10万元的修路款,修筑了一条平坦的硬化路。沼泽处挖鱼塘、山坡上挖渠道、引导种植井冈蜜柚和红米稻,如今新城村已形成多种产业的产业园。关声何,新城村贫困户,妻子身患残疾,一家人原来一直挤在裂缝有拳头大的土坯房里,在驻村干部的劝说帮扶下,老关家盖起了小楼房,由此采写的《老关起屋记》荣获第二十五届江西新闻奖三等奖。在井冈山脱贫一周年,万安、永新脱贫摘帽之际,再次推出系列走访报道及特别策划,脱贫攻坚宣传热度不减。

  全国文明城市是吉安响亮的烫金名片。2014年,报社一名年逾五旬的老记者被抽调市创城办负责宣传,公益广告、啄木鸟在行动、不文明行为随手拍……三年来,共刊发创城稿件两千多篇。在宣传材料这一项,吉安满分通过,其中艰辛难以忘却。2016年酷暑时节,市中心城区主干道上公益广告宣传牌要求每隔20米设置一处,他顶着39摄氏度的高温,骑着自行车,从城南一块块数到城北,2000多块牌子,全靠人工记录,准确无误。2017年,全国文明城市的招牌终于争取到,他也瘦了一圈,黑了不止一度,内心却倍感自豪,因为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有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报社开设“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40年吉安篇章”专栏,推出了“改革开放访谈”和“前世今生”系列特稿,多角度反映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全面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改革发展的巨大变化。

  树立好典型,弘扬正能量。70年岁月,《井冈山报》推出了一批批先进典型,吴成生、曾建、谢言、杨慧芝、峡江中队、曾菲菲、兰兆义……他们的信念和精神通过铅字感人至深,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一批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铸就吉安正能量。

  当前,新一轮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传统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回首《井冈山报》70年风雨历程,站在更为开阔的历史维度和全局高度上,重新考量今天所遇到的发展困境,恰恰是时代在给予井报人新的历史机遇——不沉湎于过去的成绩和辉煌,不执迷于现成的经验和套路,勇于变革,敢于在内容、平台、渠道、经营、管理上突破创新,奋进美好时代。

  2014年以来,中央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习总从全局高度,对党的新闻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建构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加快构建立体传播体系、重塑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提供了空前机遇。

  井报人以2015年整体搬迁至井冈山报新闻传播大厦为新起点,建立全媒体采集发布机制,打造“中央厨房”新采编流程,形成“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采编新模式,创办新媒体视频部,开发制作短视频原创内容,上线吉安发布新闻客户端,整合多个经营主体为媒体减负,创办生态、文明、扶贫周刊,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建成“两微一端一网六报”主流媒体矩阵。《淘最吉安》吉安招牌菜评选、网络会客厅、掌上直播党代会、足球赛独家直播、安福畲乡采蜜节、万安湖生态鱼烹饪大赛图文直播、“一代诗宗”杨万里诞辰890周年图文直播等亮点频频、有声有色。新媒先后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凤凰新闻客户端、分享会新闻客户端开通了新闻头条号入驻,成为了全市第一家在90%的新闻客户端群体都建立了自己的传播渠道的主流媒体。一系列布局举措,已然呈现出井报以“深”见长、网络以“全”占优、端媒以“快”取胜的立体传播优势。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井冈山报社先后获评“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优秀单位”“全省报业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过去的30年,《井冈山报》始终像个长者,引领我往前走。有了她的陪伴,一路风雨兼程却没有迷失过方向。从4开4版的周2刊,到对开8版的日报,再到子报、副刊、专刊、全彩版、电子版、公众号花开满园,我有幸见证了她半个甲子的变迁,有幸长久吮吸到她的丰富养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初识《井冈山报》,便痴情于她的油墨清香,痴迷于她的妙手文章。手捧一叠,每每爱不释手,无论头条大论,抑或豆腐小块,甚至中缝告示,浏览殆尽,方可罢休。

  2004年以前,安福县行政中心与县邮政局仅一路之隔,那个时候,每天上午9点左右,我就往邮局报刊分发室跑,直接阅读从邮车上卸下来的《井冈山报》。毫不夸张地说,我应该是全县最早看到《井冈山报》的读者。后来,行政中心搬迁至离邮局距离较远的城北,但我看报心切的急性子依然未改,那种想第一时间看到报纸的迫切感一直存在。每天等不及县委宣传部里负责通联工作的同志去拿报刊,便自个儿跑到行政中心收发室找报纸看。

  再后来,手头的工作多了、杂了,准时看报的时间难以保证,我就忙里偷闲在电脑上、手机上看《井冈山报》的电子版。有时电子版更新慢了,我便打电话到报社问究竟。我清楚地记得,有3次电子版更新慢的原因是“报社停电”。

  因为与《井冈山报》天天见面,所以哪位记者文风平实,哪位记者文风犀利,哪位记者写稿勤快,哪位记者“偷懒”,我都心中有数。有一段时间,我看不到我喜欢的某位记者写的报道,便悄悄打听起那位记者的消息来。当得知那位记者得了重病不能再工作了,我心情沉重,默默地祈祷他早日康复。

  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就会成为老朋友、好朋友,彼此就能心心相印、坦诚相待,不会在意对方的批评。一个人对一张报纸而言也如此。

  2006年前后,我想试着给《井冈山报》评报。刚好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中国吉安网开辟了评报窗口,于是我“毫不留情”地对《井冈山报》“品头论足”起来。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我用了个“抽水机”的网名。那时,我每天在评报窗口留言,少则一两条,多则七八条。从版面、标题、文风等方面“大放厥词”。除了给报纸本身“挑刺”,有时还调侃一下某位记者、编辑。看到跟贴的网友很多,我更是像打了鸡血一样,乐“评”不疲。

  后来听报社的朋友说,当时,报社对“抽水机”的评报很重视,并加以肯定。他们对其中“正确部分”进行吸纳,为此还在报纸头版刊发《寻找“抽水机”》的短评,希望更多的读者加入到评报队伍中,以提高办报质量。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都能积极建言,群策群力改进工作。

  这段评报经历,让我感到《井冈山报》办报人的虚怀若谷。我深知,和文字打交道是个苦差事,特别是办报人,常有如履薄冰之感,每天都是战战兢兢。毕竟是白纸黑字,工作中偶尔出现一些瑕疵也在所难免。井冈山报社对待批评的态度令我心生敬佩。直到如今,每每想起给报纸“抽水”这件事,都能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多少个30年。与《井冈山报》共成长的这30年,是我这辈子最珍贵的岁月。往昔峥嵘,前路漫漫。与《井冈山报》相识、相拥,故事很多,情感很长。值此《井冈山报》创刊70周年之际,三言两语不足以表达此刻的深厚情感。而我并不想占去她太多的宝贵版面,唯有祝愿《井冈山报》这位良师益友不负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越办越好、蒸蒸日上!

  《井冈山报》创刊于1949年7月20日,至今已有70年了。当时为《吉安日报》,后又改为《群众报》《吉安通讯》。直到1982年1月1日,才恢复报名,定为《井冈山报》。

  我与《井冈山报》有“缘”。缘是什么,缘是怦然心动的初见,更是相伴相随的坚守。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缘分的,我又相信,人与一张报纸也是有缘的。

  爱读《井冈山报》。把时针拨回到上世纪50年代末,1957年秋,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高中只读了一年,便辍学回家务农。因有点文化,当年被社员推选当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计。当时每个大队都要订一份《井冈山报》,4开4版,每周3期。从此,我与《井冈山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在大队部门口设立了一块黑板,主要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大事。大队要我负责将党的有关政策和中心工作摘要抄录在黑板上,便于广大社员阅览。晚上,选择报上一些重要文章,在会前社员大会上宣读,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大事件(当时晚上经常开会)。另外,读到《井冈山报》上的精彩文章和有关知识,则剪下来,每60至100张装订1册。至今60多年来,剪报本达100多册,闲时翻阅,津津有味。

  因为喜欢写些稿件,更激发了爱读《井冈山报》的积极性,每期报纸都要用1至2小时阅读,边读边领会。阅读别人写的文章内容,向别人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向编辑、记者学习,提高自己的读写水准和本领。

  爱写《井冈山报》。由于爱好文学,爱好看书读报,又爱动动脑子,只要在工作生活中发现一些好人好事,便写成稿件,寄给《井冈山报》。偶尔看到自己的稿件变成铅字“豆腐块”,心里是无比的高兴和喜悦。

  我1960年参加工作。因经常会读《井冈山报》,并写些稿件,1961年被井冈山报社聘请为特约通讯员。报社经常给我寄来有关各个时期的报道提纲,因此,更进一步激发了我写稿的积极性。

  记得在1963年10月抗旱保苗中,有一件事情让当时在峡江县巴邱镇何家人民公社任文书兼会计的我深受感动。肖家大队和小木大队是隔壁“邻居”,肖家大队在赣江边上有一座电排抽水机站。在保证自己抗旱保苗用水的同时,抽水给小木大队灌溉已经有点枯黄的禾苗,使得该大队20多亩二晚返青。我当即写了一篇《让水》寄给《井冈山报》,翌日在二版刊登,这让我十分难忘。

  因为我喜欢写些“豆腐块”,便总结出“六勤六多”的写作技巧。“脑勤多想、眼勤多看、手勤多写、脚勤多走、嘴勤多问、耳勤多听”,这也是一剂预防老年痴呆的良药。

  爱藏《井冈山报》。报纸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出版物,是知识的海洋,《井冈山报》是吉安市委的机关报,是党的喉舌。我采取三种形式收藏《井冈山报》:

  一、剪集型。将自己爱好的文章、有价值的资料,一块一块剪下来,分门别类(如卫生、历史、名人等)装订成册,便于阅读;

  二、全集型。将一张一张的报纸(四版)整张收集,如重大节庆日:建党、建国、建军、抗战胜利纪念日等,奥运会、世博会、中央领导视察吉安等,还有改革开放、京九铁路通车、井冈山机场通航等。由于《井冈山报》越办越精彩,越办越好看,从2015年开始,我每年从1月1日至12月31日,将全年《井冈山报》全部收集。退休20多年来,我还举办了《井冈山报》展览数百场次;

  三、收集副刊“星期刊”。《井冈山报》副刊“星期刊”从1995年创刊,至今(虽然中间改了名称)有24年了,98%以上的报纸我都已收入囊中。特别是2014年改版的《庐陵悦读》,至今一份不少,全部收齐。

  今生难解这份“缘”、这份情。我一定会终生与《井冈山报》这位伙伴相守相望,并且衷心祈愿《井冈山报》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惶恐的是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报道员,把全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报道出去。

  在我到县委宣传部工作两个多月的时候,《井冈山报》老师刘思祖来永丰采访,我有幸陪同。我们坐班车,一路颠簸来到藤田、陶塘等乡镇采访,每到一地,刘老师不辞辛苦,扎进田间地头,同农民朋友交谈,与乡村干部聊天。一边问一边记,问得详细、记得仔细。两天时间下来,他的采访本上写了满满10多页,而我却只记了差不多4张纸。回到县城住地,刘老师与我交谈起来,语重心长地说起了新闻采访、写作的基本要求。不久后,《井冈山报》头版发表了刘老师采写的《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还挂上了我的名字。我是既激动,又惭愧。

  这次陪同采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要想让自己的稿件立起来、亮起来,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是行不通的,只要我们身入心入,新闻稿件不被采用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从此之后,每天透着油墨香的《井冈山报》一到手里,我都会认真地阅读,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真谛。对熟悉的老师的稿件,会反复阅读,仔细琢磨,认真品味,有时还会把自己摆进去,假想着如果是自己来写这样的稿件,自己会怎么去采访,怎样动笔写作等。这样一来,自己的新闻采写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

  到这个阶段后,心中总有一个困惑难以释怀,当一个现成的新闻摆在那里时,怎样采访、如何写作,大致还能拿捏得住。但新闻策划却是一个瓶颈,于是把新闻界老前辈艾丰、詹国枢、范敬宜、梁衡等人的书籍买来,求知若渴地阅读起来,希望能从中找到“钥匙”,打开我心中的困惑。

  虽然收获不是特别大,可我却是一个幸运之人。当此之时,《井冈山报》“移民现象”系列报道策划采访组来到永丰,在永丰采访了2个浙江移民村。我白天陪同采访,晚上请教新闻策划如何进行、线索从何而来等问题,我一个一个地问,还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来。

  有了老师们手把手地教,我慢慢摸到了一点门道,忍不住试着用了几回,一试竟然取得了成功。连很难出新闻的教育、卫生稿件也纷纷见诸报端,如《小卒扛大旗》《把“人”字扶正的秘诀》《青春铸师魂》《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成才》等等,从此,一批大稿要稿时不时在《井冈山报》和《江西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如《永丰“春”来早》《再探“永丰现象”》《欧公故里景观美》等。

  新闻工作,上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下要掌握实际情况,找准上下两方面的结合点。从这一点下笔,写出来的稿件不会差到哪里去。

  为此,我只要有条件,一定会向井冈山报社的老师请教,虚心向他们学习;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得到他们的指点。每次我都能有所收获,让自己有进步。所以,我10多年新闻报道员的生涯,能在《井冈山报》发表稿件近2000篇,与报社良师益友的指点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一份创刊70周年的报纸,一位60多岁的通讯员,他们之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记者采访到了泰和县老通讯员黄从周。

  初见黄从周,只见他一米七八大个子,五大三粗,目光炯炯,不像个文化人。的确,他是军人出身,由内而外散发的是一股浩然正气。黄从周是一位老通讯员。说他老,原因有二。一来,他年纪老。他1953年出生,将近古稀之年。二来,他资历老。他在部队就开始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1973年第一篇文章发表在《前线年。

  1981年,老黄从部队转业至泰和苏溪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在那段时光中,老黄接触最多的是《井冈山报》。“轻嗅那淡淡的墨香,她勾起了我的文艺情怀,竟有些许感动。”老黄说,《井冈山报》是他每天必读的报纸,他喜欢副刊上的优美散文诗歌,精细的排版,上乘的纸张,内容生动,蘸满了情怀与力量。

  以后,老黄从苏溪中学调到泰和县城,写作的条件渐好,自此,他重拾写作梦。“生活不该是每天忙不完的琐碎,而是带着诗意和梦走在远方。”黄从周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那时,一期期的《井冈山报》编织出一曲曲闪耀的旋律,鼓舞着老黄向前奋进。他写出了诗歌《望郎归》,散文《路》《我是麻洲一棵树》,小说《燕尾垛老屋》等一批佳作。写作的快乐在于和别人分享生活中那些细碎的小温暖。在清苦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坚守一句座右铭——官利无争坦荡荡,新闻有缘忙匆匆。风风雨雨几十年,他写出一篇篇颇有分量的作品,也交到一个个新闻战友。

  “记者深入一线采写新闻,每次都会捎上一两个通讯员,深入乡村、采访农户,看一看农户劳动情景,听一听当地农户的心声。他们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情,但在记者敏锐的眼光中,就是一个生动的新闻场景。”他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采访对象,但记者写出来的稿件就是不一样。一篇篇新闻作品有血有肉、有斤有两,这让他深受启发。

  有一次,老黄写了一篇稿子投到《井冈山报》,取名叫《平凡的父亲不平凡的爱》,说的是一个父亲自学中医,治愈了儿子强直性脊椎炎的故事。值班编辑把题目改成了《平凡的父亲非凡的爱》,这让老黄拍案叫绝,直呼值班编辑为“一字之师”!

  老黄说,在泰和,有一群热情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文字爱好者。他们是通透释然的60后,是勤勉奋进的80后,是朝气蓬勃的90后。不管他们是谁,但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始终怀揣着梦想,吸取生活中温暖的点点滴滴,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文字。“作为这群人的一个典型代表,我很感谢《井冈山报》,它给予通讯员的不仅仅是一个写作的平台,更像是通讯员真实情感流露的出口。”老黄如是说。

  正是有这样一群饱含热情的通讯员,《井冈山报》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得以跃然纸上。聚光灯下那个气场全开的人是你,马路上那个素面朝天的人是你,聚会上那个放肆欢笑的人是你……身边一个个平凡之人的生活,在通讯员的描写下,鲜活灵动,引起万千读者共鸣。

  老黄说,从十几岁在部队时,自己就写报道,别样事情也干不来。往事历历,苦少甜多。现已年过花甲,但他还是用自己的笔触继续写下去。“欣逢盛世,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家乡。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禀资,各尽所能,服务祖国、建设家乡。我这头老黄牛也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继续发挥光和热。”

  他是新干县七琴镇燥石村的一名乡村医生,40年来,他坚守“学好本领,救助乡亲”的诺言,行走了10万多公里山路,磨破了200多双解放鞋,救治1万余人次,曾被评为全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当选“江西好人”,入围“中国好人”。他也是该村的党支部、主任,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带领群众致富。他就是李勤如。

  多年来,《井冈山报》多次采访、报道了李勤如,刊发了《平凡中的坚守》《一生痴心护初心》《高山上的坚守》等多篇稿件,6月下旬,了解到《井冈山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李勤如激动地对记者说:“5年前,井冈山报社记者采访我,我说了一个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初步实现了,正好《井冈山报》生日快到了,我想把这个好消息与它分享。”

  原来,5年前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曾表示,想利用燥石村的美景发展旅游产业,如今,燥石村利用国家住建部建设“中国传统村落”的专项资金,修建了文溪书院,修复了古巷道,修建了游步道、护栏。今年“五一”期间,燥石村的千亩野生杜鹃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访,这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燥石村、喜爱上燥石村。如今燥石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吉安市“十佳乡村旅游点”,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村民们乘着旅游的东风,劳动致富,目前村里已经开了2家“农家乐”,2个土烧坊,村里的农副产品也卖上了好价钱,可以说他初步实现了当时的愿望。

  “在我工作的每个阶段,井冈山报社都一直关心着我。我对这份报纸有很深的感情。”李勤如说,《井冈山报》是他日常最爱看的报纸,因为《井冈山报》是吉安最权威、知名度最高的报纸,其报道的多是最基层、最接地气、最鲜活的事例,真实反映出吉安的方方面面,成为他了解吉安的窗口。在他印象里,《井冈山报》报道了他5次以上,让他这样一个乡村医生感受到大众的关心、关注,这对他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今年“五一”更是报道了燥石村的花海,为村里的发展助力,他非常感激。

  “如今井冈山报社的记者再次采访我,我还想定一个5年愿望,再来一次5年约定。”李勤如说,现在的燥石村还没有一条像样的旅游公路,他希望在下一个5年,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修建一条旅游公路,让游客来燥石村更加方便。同时,吸引更多有理想、有文化的年轻人返回村里,发展旅游业,将燥石村打造成为中国特色乡村旅游村落。期满之日,希望能够向井冈山报社报喜。

  采访最后,李勤如对井冈山报社送出了最真挚的祝福。他期望井报人能继续发扬井冈山精神,采写更多、更精彩的新闻,发出吉安的好声音,把《井冈山报》办得越来越好。

  “创刊70周年,我希望《井冈山报》继续实在、接地气地报道吉安,也希望通过你们的报道,能涌现出更多的‘杨慧芝’为社会作贡献。”6月下旬,听闻《井冈山报》将迎来自己的生日,杨慧芝兴奋地对记者说。

  杨慧芝任青原区新圩镇新圩社区居委会主任,也是一名人民调解员,经过她的调解,夫妻反目者冰释前嫌,婆媳不和者重归于好,邻里成仇者和好如初,打架斗殴者握手言和。百姓视她为“贴心人”“公道秤”“热心肠”,在她的辖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9%,其中不乏老大难纠纷和“民转刑”案件。她曾荣获“省优秀农村基层妇女干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全国优秀调解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多项荣誉称号,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代表。

  在杨慧芝从事人民调解27年时间内,《井冈山报》一直关注、报道着她,刊发了《吉安有个“金牌调解”杨慧芝》《平凡之中显真情》《不请自来的调解员》等新闻稿件。说起《井冈山报》,杨慧芝说,这份报纸报道了吉安的时政动态、新闻资讯、社会正能量等,她时常会翻阅。在和井冈山报社记者接触的过程中,记者们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想起2013年7月井冈山报社记者来采访时的场景,她说:“记者采访特别扎实,了解很细致,坐在我们的调解室里,看我调解群众矛盾,这个敬业精神十分可贵。”后来,看到自己的事迹刊发在报纸上时,杨慧芝觉得这是种认可,让她觉得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

  谈起媒体报道的作用,杨慧芝说,第一,媒体的报道对她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这份关注让她想做得更多,要对得起这份关注和荣誉;第二,媒体宣传让周边群众和家人更加理解她的工作,让她赢得更多的支持;第三,媒体的报道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能形成很好的社会风气,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谈起现在的工作和未来的打算,杨慧芝说,《井冈山报》让她了解了宣传的重要作用,她现在除了坚持日常的调解工作,还会参加“法律明白人”的宣讲,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尊法、用法。她如今已经62岁了,表示还会继续把人民调解工作做下去,更好地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感谢《井冈山报》对我的关注,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井冈山报》的发展,愿这份吉安的报纸能越办越好。”采访最后,杨慧芝送上了她的祝福。